说起女律师,大家心里就浮现出干练而优雅、高冷而强势的形象,作为圣港律师事务所唯一的女性合伙人,徐华律师是什么样的女律师呢?工作上她的确雷厉风行,外形上气质优雅,但她温暖而不高冷、坚强而不强势,她的存在让圣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团队这个充满理性的世界里,也有了一点点必不可少的感性。
2003-2005
原点:如何成为了一名律师
“不是拿到了律师证就是律师,律师证不代表什么。”
对徐华律师来说,走上律师的道路,是一种偶然。最初是为了挣脱命运画的圈圈,不想走那个时代下大部分女性都会走的路:早早嫁人,相夫教子。
90年代,那是一个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徐律师虽然因为家庭原因中途辍学,可但凡听到可以继续读书、参加高考的机会,她都会紧紧握住,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要改变现状唯有读书。
至于为何在大学里选择法学专业,徐律师表示因为这是当时分数最高的专业,她觉得选择最高分的总是没错的。如今徐华律师已经在律师这条路上走了16年,并且在男性为主的合伙人世界中争得一席,便证明这个偶然的选择是没错的。
2002年,徐华律师通过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她在最初拿到律师证的几年里,一直以“学徒”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师父交代的任务都认认真真完成,专注于打基础。因为她知道律师证并不代表什么,没有人是天生的律师,什么都要学,而且要一点一滴地学扎实。
她曾被派驻到浙江富春江集团、浙江中业建设集团做企业法律顾问,从企业内部运作到外部交易模式,真正了解了企业的法律风险,也更加理解了客户需要怎样的法律服务。她为了办案长期出差,全国各地的法院都去了个遍,也因此懂得了如何去应对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政府机构和不同的当事人。
徐律师回忆道:那个时候虽然没多少钱,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开心的。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徐华律师成功地成为了一名“万金油”律师。
2006-2010
中点:律师与母亲的双重转变
“世界上是没有女律师这种职业的,律师才是职业。”
2006年,徐律师多了一个身份——母亲,从此生活变得更为忙碌。一方面,徐律师已经逐渐从“小律师”向“大律师”转变,案源的压力让她不能像从前一般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还需要自己去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初生的女儿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在长辈的帮助下,徐律师通常是从早忙到晚,再回家照顾女儿。
但她却一点也不觉得苦,因为她深知“高压锅原理”。你想得到一盘可口的菜,放在普通的锅里需要煮二、三个小时,但在高压锅里几十分钟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压力这种东西,你战胜它,得到的回报就是成倍增长的。”
2011-2019
未完待续:家事律师的专业化
“家事律师要有专业度,也要有温度。”
2011年开始,考虑到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律师市场,浙江圣港律师事务所开始往专业化的道路走,徐律师也同样开始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
做了母亲之后,徐华律师真正地理解了家庭的意义,理解了婚姻的本质。体会到了经营家庭的不易后,去看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以及寻求帮助的人,就再也不会单纯用法律分析来看待他们的诉求了,所以徐律师选择了婚姻家事专业作为自己的主攻专业之一。
好像大多数人看起来,婚姻家事律师每天做的就是离婚纠纷、继承纠纷,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恰恰相反,婚姻家事案件反而要比其他的案件更有技术含量。婚姻家事业务绝不是在法律服务以外赠送怜悯,婚姻家事的处理往往还掺杂着复杂的感情纠纷与隐私的顾虑,很多法律问题的处理不单单是按照法律规定那么简单。
作为一名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徐华律师从掌握每一个法律细节出发,由点延伸到线,并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框架。与其他的法律业务相比,婚姻家事同时涉及财产问题与情感问题,很多时候难以掌控。因此在处理案件时,徐律师的原则是一定要设身处地,全面考虑当事人的金钱利益与情感利益,不能机械执行法律,更不能为了律师自身的利益一味去引导当事人上诉或者申诉。作为代理律师,目的是为了帮助当事人妥善地处理问题,并非为了打官司而打官司。
婚姻家事案件是非常复杂和庞杂的,比如涉及到家庭的资产配置与投资、购买保险如何设置合理的配比、境外的家庭资产如何处置、遗嘱如何能做到没有后顾之忧等,都需要更为细致与专业地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