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学到了什么,毋宁问拥有了什么。学习有两个步骤,一为吸收,二为内化。外化的知识被我们感知并吸收,这是第一步;将知识消化、内化,才是真正的拥有。实习学到的,远不止平面的书面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取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扑面而来,萦绕身畔,浸淫其中,受益匪浅……
3
七月伊始,初至圣港,一切都是懵懂的。虽说在学校也经历了两年的法学学习生涯,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务之间仍有着不小的差距。作为一个初入法律职场的新人,第一步就是学习一些职场的礼仪,比如说服装。实习的第一天我穿了T恤短裤,虽然是黑色的,不至于太轻佻,但是这样的服饰对于一名理应以“专业”的形象现于人前的律师来说还是太随意,长裤、衬衫才符合服装的要求。这就是我实习的第一天学到的第一堂课。
实习的意义就是在一个有别于书本的纬度——实践端学习相关知识。实务其实已然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实务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它要求我们通过之前的知识或是因案例需要刚刚了解到的知识出产产品。这是一个吸收——内化——外化输出的过程,也是一种最能掌握知识的方式。一般而言,这三个阶段之间都会有“知识损耗”,截流的东西层级递减,若无外力逼迫的时候可能也就一晃而过,当确定的外在需求出现,势必就要去一次次反复打磨,直至通透。
这次实习也有帮助撰写起诉状等文书的经历,虽然在学校也有过类似经历,但是接受浸淫一线的律师的指导,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文书撰写有很多的技巧性的东西,没有实务的磨练是无法体会的。收获不仅如此,我也在所里的律师的帮助下努力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对律师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逐渐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坚实地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这段时间以来,圣港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气氛。就像微信群名“圣港family”,圣港所也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律所的前辈们乐于培养年轻律师,往往是主动与年轻律师展开交流,年轻律师也及时抛出自己的困惑,从老律师们那里汲取经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速度怎么可能不快呢?对于只是来短暂实习的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圣港的众位依然是拿出了极大的热情,帮我们迅速适应了圣港的环境,放下了那颗紧张拘束的心。
圣港所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些活动中便可见一斑。司法局组织了律师们去宪法纪念馆参观,圣港所几乎全员报名,直接占了当天组织人数的大半壁江山。律师都是繁忙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也不足为过,但圣港所能如此人员齐整地参加活动,足以窥见其律所的凝聚力文化。
我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什么,却拥有了对律师职场的初印象,对律师职业要求的理解和对圣港所的爱。
我有一张严肃面瘫脸,也有一颗奔脱活泼少年心。
——施展
4
六周的实习马上要结束了,以下是我对这六周实习的感想及总结。
实习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前必须经历的过程,单凭在学校中学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都说实践是第二课堂,只有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贯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理念。因此我很感谢学校和浙江圣港律师事务所能给我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能在大二结束的这个暑假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本次实习。
虽然想象中的实习和现实中有所不同,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接触到了一些真实的案例,以及旁听了法院庭审和仲裁等。虽然在学校里也参加或旁听过一些模拟庭审,但与现实中的庭审相比,也存在些许不同之处。现实中的庭审可能会出现很多小问题,导致庭审无法继续进行或者庭审时间延迟。我意识到作为代理律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周密的思虑,否则会导致工作上的失职以及对当事人的不公,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吸取经验和教训的过程。
关于卷宗整理和归档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在我之前从未做过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时间去熟悉和掌握的,装订次序排列和办案流程紧密相关,也和相应的司法程序相对应。这让我对律师办案的工作顺序和司法程序以及一些具体类型案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有时卷宗中经常会缺少一些必需文件,比如收案审批表、结案审批表等,这就需要我认真阅读判决书了解整个案情再进行撰写。
除此之外,律师在收案前要与当事人签订委托合同、授权委托书以及告知其风险,而这些文件的大致格式和内容也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通过翻阅各种卷宗也让我受益匪浅,案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民事、刑事、社会经济类等涉及方面都非常广泛,而判决书则清楚的写明了怎么判以及采取这种处罚的原因。
在圣港所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律师工作的忙碌,发现律师这个职业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由,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比如对法律的认识还太浅薄,学习的理论过于格式化;主动性不高,几乎不会主动去询问是否有工作。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加以改正和弥补。
最后要感谢圣港所的各位律师和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本次实习带给我的启迪让我坚定了法律信仰和职业追求,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的高贝涵。
来
日
方
长